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同族同教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为何会和平分家独立建国?

2022-12-03 15:39:53 1117

摘要:在当今世界,同民族同宗教的人民,即使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往往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有采取回归母国的冲动,由此引发了许多武装冲突乃至战争。如近期仍在持续的亚美尼亚聚居的纳卡地区问题,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此展开激战,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

在当今世界,同民族同宗教的人民,即使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往往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有采取回归母国的冲动,由此引发了许多武装冲突乃至战争。如近期仍在持续的亚美尼亚聚居的纳卡地区问题,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此展开激战,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的土耳其族也在母国土耳其的支持下实际独立。

可以说,如果即使是与主体民族因民族、宗教不同,一个国家的部分地区试图脱离该国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不要说是同族同宗的地区。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曾被有些年纪的国人熟知的欧洲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就在冷战结束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家独立建国,这一过程总体是和平的。那么,是什么促使同族同宗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几经分合,最终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欧洲,有几大著名族群,斯拉夫人就是其中一类。斯拉夫人主要生活在东欧、南欧地区。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斯拉夫人又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处于欧洲中南部的捷克和斯洛伐克都属于西斯拉夫人,从这个意义上看,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同属于一个民族。此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还拥有共同的语言(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非常类似),有共同的信仰(天主教)。

公元5世纪至6世纪,西斯拉夫人从自己的老家现在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畔迁到了波西米亚地区和摩拉维亚,也就是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公元623年,在这一地区形成西斯拉夫部落联盟萨摩公国。两个民族之间的第一次融合发生在公元830年,在现在捷克人和斯洛伐克地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公国,统治区域包括摩拉维亚、波希米亚、西里西亚、斯洛伐克西部和波兰南部等地。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公元906年,大摩拉维亚公国就被更强悍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所灭亡,值得一提的是,马扎尔人被认为是匈奴人的后裔,因而战斗力很强。

但是,马扎尔人并没有彻底控制大摩拉维亚公国的土地。斯洛伐克地区被马扎尔人占领,斯洛伐克人归属马扎尔人建立的匈牙利国。而10世纪中叶,捷克地区成立了捷克公国,并积极向神圣罗马帝国靠拢,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

公元10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迪斯夫二世“波希米亚国王”称号。此后,捷克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七大选帝侯中唯一一个主体民族并非德意志人,而是西斯拉夫人的国家。

公元1526年,以德意志人为主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吞并了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1620年,捷克(波西米亚)被哈布斯堡王朝吞并。当时的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在跟奥斯曼帝国的交战中战死。由于拉约什二世绝嗣,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的夫人是拉约什二世的姐姐。奥地利大公斐迪南就以匈牙利国王姐夫的名义接管了匈牙利,顺便也将斯洛伐克纳入囊中。

但是,腐朽且架构松散的哈布斯堡王朝无力抗拒席卷欧洲的大革命,再加上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败于普鲁士,奥地利急于稳固自身统治,于是,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经谈判达成一致,建立了由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主导的二元帝国奥匈帝国。

作为奥匈帝国内部的少数民族,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压迫,于是,怀着报团取暖的想法,出于同源同信仰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逐渐互相靠拢,萌生了组建统一国家的想法。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予了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这样的好机会,由于奥匈帝国在军事层面的拙劣表演,不出意外地被协约国集团击败,帝国分崩离析。1918年5月30日,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代表,在美国签订了《匹茨堡协定》。同意组建捷克斯洛伐克,彻底脱离奥匈帝国。很快得到了英、法、美等战胜国的承认,当年10月,两大族群发表了《华盛顿宣言》,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正式诞生。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和斯洛伐克执意闹分家的深层次原因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从诞生之初,就因族群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走上分家的不归路,其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主要在于受历史因素影响,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政治层面,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的政治地位严重不对等,斯洛伐克人并没有享受到建国之初达成的高度自治地位。一次大战结束后,为了抱团取暖,捷克和斯洛伐克决定按照美国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颁布了统一建国的《科希策协议》在协议中规定,捷克和斯洛伐克是两个平等民族的共同国家,在宪法中规定:捷克对外行使国防、外交、贸易权,斯洛伐克对内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执行权。但是,由于捷克人在经济方面处于明显优势,再加上斯洛伐克原来的政府部门职位往往被宗主国匈牙利人占据,这就导致建国后,斯洛伐克地区的各级公职人员多由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捷克人担任,挤压了斯洛伐克人的政治上升空间。斯洛伐克实际上没有获得当年被承诺的高度自治权,沦为了捷克人治下的一个区域。

捷克首都布拉格

在经济层面,捷克远远强于斯洛伐克,经济落差使得两者之间矛盾不断。受德意志长期统治的影响,捷克城市经济很早就蓬勃发展,工业大行其道,捷克的工商业由此繁荣起来,迅速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到20世纪初,捷克的工业产量占帝国总产量的80%,是当时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捷克斯洛伐克拥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除了能够制造出性能出色的机枪和火炮,还可以生产飞机和坦克,甚至可以制造军舰上的火炮,工业化水平已超过了当时的意大利。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产量甚至超过了英法的总和。军工产品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王牌,位于布尔诺市的“斯柯达兵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兵工厂之一,在欧洲仅次于德国克虏伯。其生产的轻武器、火炮等武器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反观斯洛伐克,在历史上长期被匈牙利人统治,游牧民族出身的匈牙利人更重视农业生产,再加上斯洛伐克所在的地区大多是平原,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导致斯洛伐克经济结构较单一,经济水平比较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即使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时期,联邦政府大力向斯洛伐克倾斜政策,双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存在。

在文化教育方面,捷克更加开明现代化。捷克历史上长期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捷克首都布拉格是欧洲最早普及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城市之一,还是奥匈帝国中信仰、出版和教育最自由的地区之一,首府布拉格是东欧最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中心。捷克人的受教育程度在这场改变世界的变革中迅速提升,使得捷克人在教育文化方面居于欧洲前列。反观斯洛伐克,由于长期受文化相对落后的匈牙利统治,斯洛伐克在宗教层面更加保守,在两国统一阶段,占据国家主导地位的捷克人试图在斯洛伐克推行现代化文化教育,初衷是良好的,却也遭到斯洛伐克人的抵制。这也成为两国分家的一大诱因。

二战结束后勉强联合复国后,受长期发展和利益分配不均衡影响,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友好分手

在二战前夕,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武力吞并,两大族群之间的矛盾被暂时搁置起来,恢复民族独立才是当务之急。二战结束后,控制中东欧地区的苏联也控制了捷克和斯洛伐克。1945年5月9日,在苏军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获得解放。为了更好地控制局面,苏联劝说两大族群继续联合建国。捷克斯洛伐克通过了《科希策会议》纲领。纲领规定:新国家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平等民族的共同国家,斯洛伐克可以行使独立的立法权、行政权和执行权,几乎已成国中之国。

在苏联的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极力弥合两大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差异,试图在发展中巩固国家统一。

一是将“民族关系”提升到政治高度,建立“族群联邦制”或“民族自治区制”,让尽可能多的斯洛伐克人进入领导层,以分享联邦政府的权力。

二是在经济方面大力向斯洛伐克倾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斯洛伐克地区经济发展。1970年~1985年,国民收入增长了3倍多,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斯洛伐克的人均收入大概相当于同期捷克人的90%。

从设计政策的初衷来看,上述政策目的是为了让斯洛伐克人获得国家认同感和经济实惠。但是从实际效果看,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发和加大了两大族群之间的离心力和怨恨。

先看看斯洛伐克人,尽管共和国政府让渡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给自己,但他们还是颇有怨言,一来是斯洛伐克人比以往占据了更多的政治权力,但是共和国的政治中心仍然在布拉格,斯洛伐克感觉仍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当家做主的梦想;二来是中央政府在斯洛伐克兴建的经济基础设施大多是石油、钢铁等重工业,斯洛伐克人认为这是捷克人在转移污染行业,污染了斯洛伐克的土地和环境。

再看看捷克人。捷克人认为联邦政府将大量资金和资源倾斜到斯洛伐克,使得斯洛伐克人的收入增速远高于捷克人,这就使得捷克产生了一种经济被剥夺,认为斯洛伐克是一种历史包袱。正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人之间的被剥夺感和屈从感,再加上二战之后经过民族清洗,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大都离开了捷克和斯洛伐克,没有外界的民族敌人,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的民族凝聚力持续下降。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局势不断恶化,引发了苏东剧变,失去了强有力的外界干预,捷克斯洛伐克新政府决定实施自由化放开物价、大幅削减或停止国家补贴的“休克疗法”来拯救濒临崩溃的经济,由此使得捷克和斯洛伐克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大选。这是这个国家自1989年11月政局剧变后举行的第二次大选,有41个政党为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的300个议席和两个共和国民族议会的350个议席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在大选中获胜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都属于左翼政治势力,政策观念更加偏激。在如何分享国家权力的问题上争执不下,连续进行了多轮谈判未果,使得双方最终决定分道扬镳。双方在11月23日凌晨达成协议,同意把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成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成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结语

虽然大多数国家分裂时都伴随着纷争、讨价还价乃至持续不断的流血冲突,甚至使得新生的国家成为难以和平共处的敌人,但是同文同宗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却是少有的例外。他们之间的分家可谓是既快捷又和平,快刀斩乱麻。除此之外,这两个新生的独立国家还保持了相当好的国家关系,人员和经贸关系密切,甚至还在政治上形成了惯例,即一个国家的元首上任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是自己邻国,卸任前最后一个访问的国家也是邻国。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